2024-07-01 21:35:40 | 我爱编程网
1,创建Thread类的子类
在这个途径中,用户程序需要创建自己的Thread类的子类,并在子类中重新定义自己的run()方法,这个run()方法中包含了用户线程的操作。这样在用户程序需要建立自己的线程时,它只需要创建一个已定义好的Thread子类的实例就可以了。
例:
public class TestThread{
...(中间的就不写了)
}
class Test1 extends Thread{
public void run(){
...............
}
}
2.实现Runnable接口
在这个途径中,已经有了一个父类的用户类可以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法来定义用户线程的操作。Runnable接口只有一个方法run(),实现这个借口,就必须要定义run()方法的具体内容,用户新建线程的操作也就由这个方法来决定。定义好run()方法之后,当用户程序需要建立新线程时,只要以这个实现了run()方法的类对象为参数创建系统类Thread的对象,就可以把用户实现的run()方法借用过来。
public class Test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{
Lable prompt1 = new Label("1");
Lable prompt2 = new Label("2");
.......
Thread thread1,thread2;
.......
}
public void init(){
add(.....);
.......
.......
}
public void start(){
thread1 = new Thread(........);//(我就写一个。)创建1,2个线程对象,其他的不写了
thread1.start();
}
public void run(){........}
}
1、 认识Thread和Runnable
Java中实现多线程有两种途径:继承Thread类或者实现Runnable接口。Runnable是接口,建议用接口的方式生成线程,因为接口可以实现多继承,况且Runnable只有一个run方法,很适合继承。在使用Thread的时候只需继承Thread,并且new一个实例出来,调用start()方法即可以启动一个线程。
Thread Test = new Thread();
Test.start();
在使用Runnable的时候需要先new一个实现Runnable的实例,之后启动Thread即可。
Test impelements Runnable;
Test t = new Test();
Thread test = new Thread(t);
test.start();
总结:Thread和Runnable是实现java多线程的2种方式,runable是接口,thread是类,建议使用runable实现java多线程,不管如何,最终都需要通过thread.start()来使线程处于可运行状态。
2、 认识Thread的start和run
1) start:
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,真正实现了多线程运行,这时无需等待run方法体代码执行完毕而直接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。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()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,这时此线程处于就绪(可运行)状态,并没有运行,一旦得到spu时间片,就开始执行run()方法,这里方法run()称为线程体,它包含了要执行的这个线程的内容,Run方法运行结束,此线程随即终止。
2) run:
run()方法只是类的一个普通方法而已,如果直接调用Run方法,程序中依然只有主线程这一个线程,其程序执行路径还是只有一条,还是要顺序执行,还是要等待run方法体执行完毕后才可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,这样就没有达到写线程的目的。
总结:调用start方法方可启动线程,而run方法只是thread的一个普通方法调用,还是在主线程里执行。
3、 线程状态说明
线程状态从大的方面来说,可归结为:初始状态、可运行状态、不可运行状态和消亡状态,具体可细分为上图所示7个状态,说明如下:
1) 线程的实现有两种方式,一是继承Thread类,二是实现Runnable接口,但不管怎样,当我们new了thread实例后,线程就进入了初始状态;
2) 当该对象调用了start()方法,就进入可运行状态;
3) 进入可运行状态后,当该对象被操作系统选中,获得CPU时间片就会进入运行状态;
4) 进入运行状态后case就比较多,大致有如下情形:
·run()方法或main()方法结束后,线程就进入终止状态;
·当线程调用了自身的sleep()方法或其他线程的join()方法,就会进入阻塞状态(该状态既停止当前线程,但并不释放所占有的资源)。当sleep()结束或join()结束后,该线程进入可运行状态,继续等待OS分配时间片;
·当线程刚进入可运行状态(注意,还没运行),发现将要调用的资源被锁牢(synchroniza,lock),将会立即进入锁池状态,等待获取锁标记(这时的锁池里也许已经有了其他线程在等待获取锁标记,这时它们处于队列状态,既先到先得),一旦线程获得锁标记后,就转入可运行状态,等待OS分配CPU时间片;
·当线程调用wait()方法后会进入等待队列(进入这个状态会释放所占有的所有资源,与阻塞状态不同),进入这个状态后,是不能自动唤醒的,必须依靠其他线程调用notify()或notifyAll()方法才能被唤醒(由于notify()只是唤醒一个线程,但我们由不能确定具体唤醒的是哪一个线程,也许我们需要唤醒的线程不能够被唤醒,因此在实际使用时,一般都用notifyAll()方法,唤醒有所线程),线程被唤醒后会进入锁池,等待获取锁标记。
·当线程调用stop方法,即可使线程进入消亡状态,但是由于stop方法是不安全的,不鼓励使用,大家可以通过run方法里的条件变通实现线程的stop。
我爱编程网(https://www.52biancheng.com)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Java 中多线程的实现方法有哪些,如何使用的相关内容。
Java多线程的创建及启动
Java中线程的创建常见有如三种基本形式
1.继承Thread类,重写该类的run()方法。
复制代码
1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{
2
3 private int i = 0;
4
5 @Override
6 public void run() {
7 for (i = 0; i < 100; i++) {
8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9 }
10 }
11 }
复制代码
复制代码
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{
2
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4 for (int i = 0; i < 100; i++) {
5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6 if (i == 30) {
7 Thread myThread1 = new MyThread(); //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myThread1 此线程进入新建状态
8 Thread myThread2 = new MyThread(); //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myThread2 此线程进入新建状态
9 myThread1.start(); // 调用start()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
10 myThread2.start(); // 调用start()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我爱编程网
11 }
12 }
13 }
14 }
复制代码
如上所示,继承Thread类,通过重写run()方法定义了一个新的线程类MyThread,其中run()方法的方法体代表了线程需要完成的任务,称之为线程执行体。当创建此线程类对象时一个新的线程得以创建,并进入到线程新建状态。通过调用线程对象引用的start()方法,使得该线程进入到就绪状态,此时此线程并不一定会马上得以执行,这取决于CPU调度时机。
2.实现Runnable接口,并重写该接口的run()方法,该run()方法同样是线程执行体,创建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,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类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,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。
复制代码
1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{
2 private int i = 0;
3
4 @Override
5 public void run() {
6 for (i = 0; i < 100; i++) {
7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8 }
9 }
10 }
复制代码
复制代码
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{
2
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4 for (int i = 0; i < 100; i++) {
5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6 if (i == 30) {
7 Runnable myRunnable = new MyRunnable(); // 创建一个Runnable实现类的对象
8 Thread thread1 = new Thread(myRunnable); // 将myRunnable作为Thread target创建新的线程
9 Thread thread2 = new Thread(myRunnable);
10 thread1.start(); // 调用start()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
11 thread2.start();
12 }
13 }
14 }
15 }
复制代码
相信以上两种创建新线程的方式大家都很熟悉了,那么Thread和Runnable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?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。
复制代码
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{
2
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4 for (int i = 0; i < 100; i++) {
5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6 if (i == 30) {
7 Runnable myRunnable = new MyRunnable();
8 Thread thread = new MyThread(myRunnable);
9 thread.start();
10 }
11 }
12 }
13 }
14
15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{
16 private int i = 0;
17
18 @Override
19 public void run() {
20 System.out.println("in MyRunnable run");
21 for (i = 0; i < 100; i++) {
22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23 }
24 }
25 }
26
27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{
28
29 private int i = 0;
30
31 public MyThread(Runnable runnable){
32 super(runnable);
33 }
34
35 @Override
36 public void run() {
37 System.out.println("in MyThread run");
38 for (i = 0; i < 100; i++) {
39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40 }
41 }
42 }
复制代码
同样的,与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方式相似,不同的地方在于
1 Thread thread = new MyThread(myRunnable);
那么这种方式可以顺利创建出一个新的线程么?答案是肯定的。至于此时的线程执行体到底是MyRunnable接口中的run()方法还是MyThread类中的run()方法呢?通过输出我们知道线程执行体是MyThread类中的run()方法。其实原因很简单,因为Thread类本身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,而run()方法最先是在Runnable接口中定义的方法。
1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{
2
3 public abstract void run();
4
5 }
我们看一下Thread类中对Runnable接口中run()方法的实现:
复制代码
@Override
public void run() {
if (target != null) {
target.run();
}
}
复制代码
也就是说,当执行到Thread类中的run()方法时,会首先判断target是否存在,存在则执行target中的run()方法,也就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并重写了run()方法的类中的run()方法。但是上述给到的列子中,由于多态的存在,根本就没有执行到Thread类中的run()方法,而是直接先执行了运行时类型即MyThread类中的run()方法。
3.使用Callable和Future接口创建线程。具体是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,并实现clall()方法。并使用FutureTask类来包装Callable实现类的对象,且以此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来创建线程。
看着好像有点复杂,直接来看一个例子就清晰了。
复制代码
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{
2
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4
5 Callable
6 FutureTask
7
8 for (int i = 0; i < 100; i++) {
9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10 if (i == 30) {
11 Thread thread = new Thread(ft); //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新的线程
12 thread.start(); //线程进入到就绪状态
13 }
14 }
15
16 System.out.println("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..");
17
18 try {
19 int sum = ft.get(); //取得新创建的新线程中的call()方法返回的结果
20 System.out.println("sum = " + sum);
21 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22 e.printStackTrace();
23 } catch (ExecutionException e) {
24 e.printStackTrace();
25 }
26
27 }
28 }
29
30
31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
32 private int i = 0;
33
34 // 与run()方法不同的是,call()方法具有返回值
35 @Override
36 public Integer call() {
37 int sum = 0;
38 for (; i < 100; i++) {
39 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" + i);
40 sum += i;
41 }
42 return sum;
43 }
44
45 }
复制代码
首先,我们发现,在实现Callable接口中,此时不再是run()方法了,而是call()方法,此call()方法作为线程执行体,同时还具有返回值!在创建新的线程时,是通过FutureTask来包装MyCallable对象,同时作为了Thread对象的target。那么看下FutureTask类的定义:
1 public class FutureTask
2
3 //....
4
5 }
1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Future
2
3 void run();
4
5 }
于是,我们发现FutureTask类实际上是同时实现了Runnable和Future接口,由此才使得其具有Future和Runnable双重特性。通过Runnable特性,可以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,而Future特性,使得其可以取得新创建线程中的call()方法的返回值。
执行下此程序,我们发现sum = 4950永远都是最后输出的。而“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..”则很可能是在子线程循环中间输出。由CPU的线程调度机制,我们知道,“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..”的输出时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那么为什么sum =4950会永远最后输出呢?
原因在于通过ft.get()方法获取子线程call()方法的返回值时,当子线程此方法还未执行完毕,ft.get()方法会一直阻塞,直到call()方法执行完毕才能取到返回值。
上述主要讲解了三种常见的线程创建方式,对于线程的启动而言,都是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()方法,需要特别注意的是:不能对同一线程对象两次调用start()方法。
你好,本题已解答,如果满意
请点右下角“采纳答案”。
RxJava怎么实现多个线程同时执行,怎么实现retryWhen在编写一个类时,如果该类中的代码可能运行于多线程环境下,那么就要考虑同步的问题,Java实现线程同步的方法很多,具体如下。(1)synchronized关键字在Java中内置了语言级的同步原语synchronized关键字,其在多线程条件下实现了对共享资源的同步访问。根据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对象不同可以分
有没有手机上可以运行java程序的软件?能不能再手机系统运行,取决于这段java代码是什么格式。还有手机是什么系统。比如。如果手机是苹果的。那么就不可以,它的应用是用oc或者swift来写的。如果是微软手机系统的也不行,用C#语言开发。如果是安卓手机,他的应用是java开发的。但是也要遵守一定规范并且制作成apk才可以运行。如果非得要运行一段java代码,也是可以的。就是自己制作一个apk
Java中线程的几种可用状态有哪些?请大家解释一下。线程在执行过程中,可以处于下面几种状态:1、就绪(Runnable):线程准备运行,不一定立马就能开始执行。2、运行中(Running):进程正在执行线程的代码。3、等待中(Waiting):线程处于阻塞的状态,等待外部的处理结束。4、睡眠中(Sleeping):线程被强制睡眠。5、I/O阻塞(BlockedonI/O)
Java如何实现线程的暂停和重新启用?求大神JAVA中线程开始有start方法,暂停用sleep(time)方法,线程停止用stop方法,线程等待wait方法,java中没有线程重启一说,只能说线程唤醒notifyAll()或是notify方法,前一个notifyAll()方法是唤醒所有的已休眠或是等待状态下的线程。具体的一种参数请参照JDK文档。Java中的线程的生命周期大
python语言包括哪些实现Python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,由吉多·范罗苏姆创造,第一版发布于1991年,可以视之为一种改良的LISP。Python的设计哲学强调代码的可读性和简洁的语法。相比于C++或Java,Python让开发者能够用更少的代码表达想法。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Python语言诞生至今,它已被逐渐广泛应用于系统管理任务的处理和Web编程。Python的创始
Java编程中常见异常有哪些?在Java编程中,常见的错误有很多种,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错误类型:语法错误(SyntaxError):这是最基础的错误,通常发生在代码的拼写、标点符号、括号、分号等方面。例如,遗漏了一个分号或括号不匹配等。运行时错误(RuntimeError):这种错误通常发生在程序运行时,比如内存不足、数组越界等。这些错误通常在程序设计中无法完全避免,但可以通过合理的
java框架有哪些常用框架十大常用框架:一、SpringMVC二、Spring三、Mybatis四、Dubbo五、Maven六、RabbitMQ七、Log4j八、Ehcache九、Redis十、Shiro延展阅读:一、SpringMVCSpringWebMVC是一种基于Java的实现了WebMVC设计模式的请
Java编程过程有哪些常见的异常情况?在Java编程过程中,常见的异常情况有以下几种:1.编译时异常(Compile-timeexceptions):这些异常是在编译阶段就被发现的,例如语法错误、类型不匹配等。编译器会报告具体的异常信息,程序员需要修改代码以解决这些问题。2.运行时异常(Runtimeexceptions):这些异常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抛出的,例如空指针异常(N
2025-02-01 20:24:39
2024-01-05 14:11:24
2025-02-12 03:21:37
2025-02-10 15:19:48
2025-01-28 17:58:32
2024-11-22 05:08:01